實驗動物(Laboratory animal,LA)指經人工培育,對其攜帶微生物和寄生蟲實行控制,遺傳背景明確或者來源清楚,用于科學研究、教學、生產、檢定以及其他科學實驗的動物。從廣義來說,凡是用于實驗的動物,統稱為“實驗用動物”。但實驗用動物不等于實驗動物;實驗用動物(Animal for research),包括實驗動物、野生動物、經濟動物、警衛動物和觀賞動物等;而實驗動物是一個特定的概念,僅僅是實驗用動物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實驗動物是其先天的遺傳性狀、后天的繁育條件、微生物和寄生蟲攜帶狀況、營養需求以及環境因素等方面受到全面控制的動物??刂频哪康氖菫榱藢嶒瀾?,保護接觸和應用實驗動物人員的健康,保證實驗結果的可靠性、精確性、均一性、可重復性以及可比較性。一般具有以下四大特點:
(一)遺傳背景清楚
實驗動物必須是經過人工培育,遺傳背景明確的動物。根據遺傳特點的不同,實驗動物分為近交系(Inbred strain)、封閉群或遠交群(Closed colony or outbred stock)和雜交群(Hybrid colony)。不同遺傳背景的實驗動物其遺傳基礎不同,生物學特性也不同,對環境和實驗處理的反應性也有差異,這將可直接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經過人工培育的不同品種品系,遺傳概貌清楚,并各有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可滿足不同研究的需要。
(二)攜帶的微生物和寄生蟲得到控制
在實驗動物生產繁育和使用過程中,必須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和寄生蟲實施監控。根據對微生物和寄生蟲的控制程度,我國將實驗動物劃分為四個等級:普通動物(Conventional animal,CV);清潔動物(Clean animal,CL);無特定病原體動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PF);無菌動物(Germ free animal,GF),其中包括悉生動物(Gnotobiotic animal,GN)。通過對攜帶的微生物和寄生蟲實行控制,從而達到相應微生物控制等級的質量要求,可保護接觸和應用實驗動物人員的健康,保證實驗動物的健康,保障動物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三)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經人工培育而成
實驗動物是在達到一定要求的飼養環境中,包括水的質量和飼料營養的要求,經過科學培育和繁殖的動物,是多學科研究的成果和科技含量高的生物技術產品。如利用轉基因技術,使特定基因在實驗動物中得以表達,而制造的轉基因動物為醫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及畜牧獸醫學等眾多學科提供了豐富的動物模型資源。
(四)應用范圍明確
實驗動物是用于科學研究、教學、生產、檢定以及其他科學實驗的動物。其應用領域包括醫學、藥學、產品質量檢驗、環保、國防乃至實驗動物科學本身等。特別是在人類生命現象的研究方面,實驗動物扮演著人類“替難者”的角色,是“活的精密儀器”,最終為科學發展、人類生存和健康服務。其應用目的與野生動物、經濟動物、警衛動物和觀賞動物有明顯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