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及胃蛋白酶合劑的制備:實驗原理
胃蛋白酶(pepsin)是一種消化性蛋白酶,由胃部中的胃黏膜主細胞所分泌,功能是將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為小的肽片段。胃蛋白酶的前體被稱為胃蛋白酶原,胃腺主細胞分泌的蛋白酶,初分泌時為無活性的胃蛋白酶原,在胃酸或已激活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轉變為具活性的胃蛋白酶,在適宜環境下(pH約為2)可將蛋白質分解為胨,很少產生小分子肽或氨基酸。
胃蛋白酶一般自豬、牛、羊等胃黏膜提取,經自溶,氯仿、丙酮或乙醚分離沉淀獲得,用作助消化藥,常與稀鹽酸同時用于消化不良性腹瀉和慢性萎縮性胃炎。
胃蛋白酶合劑屬于高分子溶液型液體制劑,胃蛋白酶在溶液中以膠體形式存在。膠體溶液按膠粒與分散媒之間的親和力不同可分為親液膠體與疏液膠體,若以水為分散媒則稱為親水膠體和疏水膠體。親水膠體的制備,藥物溶解要經過溶脹過程,宜將其分次撒布于水面上,使之自然吸水膨脹,然后攪拌或加熱使溶解;疏水膠體的制備采用分散法或凝聚法,處方中如含具有脫水作用的電解質、高濃度醇、糖漿、甘油等物質時,宜先行溶解或稀釋后再加入,而且用量不宜過大。如需濾過時,所用濾材應與膠體溶液的荷電性相適應,最好采用不帶電荷的濾器,以免凝聚。